Icfj 的一个项目

在这一年,齐来重构记者跟受众的关係和社会使命

Mar 18, 2025 发表在 受众参与
Sign pointing tow ways in the desert

如果你也是新闻业的一员,你可能会意识到 2024 年是我们整个行业在危机中沉思的一年。至少我是这样想。

去年初,我开始了 ICFJ 奈特学人计划,探索如何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来改善我们向受众提供信息的方式。我决心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但有些东西听起来有些不对劲。

我想先去确保我知道自己所为何事以及其原因。想像一下:我意识到自己带着满满的假设开始这项计划,却没有深思这个行业真正需要什麽,并且傲慢地认为既然我在过去几年里已算成为了人工智能专家,那麽人工智能显然必须是我将要提出的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对此我自觉当时的愚蠢。我花了一段时间才明白,这甚至不是我的问题陈述的主要缺陷。经过在 “新闻炼金术师” 社群几个月的深入对话后,我才明白 “向受众提供信息” 是对新闻使命的一种非常错误的描述方式,且会阻碍我们在公众生活中发挥有意义的作用。

业内有同样意识的大有人在。

作为记者,我们的工作所为何事?

 

Nieman lab Report

 

以尼曼新闻实验室在 12 月发布的 2025 年预测为例。Florent Daudens 在分析相关主要主题时,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其中有大量关于人工智能和美国政治的内容(这令人讶异!),但也有一条横轴涵盖了从行业策略到如何与公众互动的深刻思考”:

Florent 提到的预测(图中的蓝点)谈到了 “重建社群和新闻机构之间的联繫”(Sarabeth Berman)、“维持有意义的关係”(Adam Thomas)、“确保我们能为社群提供帮助”(Jennifer Brandel),也提出了一些基本问题,例如 “作为记者,我们的工作所为何事?我们的根本价值是什麽?”(Anita Li)。

在 2025 年初,业内有那麽多人都在深思这些问题,实是令人鼓舞。我认为我们必须停止将我们的使命视为 “向受众提供信息” 的原因,恰好跟所有这些预测一致:如今,是时候还原基本步,重新思考和定义我们跟受众的关係以及我们在社会中的角色了。

聆听受众的意见意味着什麽?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呼吁新闻机构 “聆听受众的声音”,而这种建议似乎很有价值。但我仍注意到阻力的存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一个永恆的论点是,如果我们听取受众的意见并满足他们的需要,我们最终只会不断发布猫咪短片;第二,更不着迹的是,网站会开始无意识地制作大量内容,吸引人们浏览,但却无法让人们理解他们所获得的信息对他们的生活有何重要。

针对猫咪短片的争论,让我们先把这个问题说清楚:聆听受众的意见并不意味着放弃身为记者的责任;这并不意味着只做他们想让你做的事。聆听意味着确保你的读者感觉到你的编辑决定有重视他们。这并不意味着放弃你的价值观或新闻使命:帮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方向,并为他们提供有意义地参与社群活动所须的信息和背景脉络。

不妨先将你的新闻机构视为餐厅。人们不能直接走进去然后随意凭空点餐。你负责菜单——你可以更改菜单,但不要更改得太频繁,否则你的顾客将不知道你在做什麽。你可以将对他们有益的健康食品,与可能含有过多热量但又能让人们笑容满面的美味佳餚结合起来。设计菜单是你的责任,也是你的权利。聆听顾客的意见将帮助你提供他们真正想要的选择,并跟忠实的顾客建立关係,这些顾客会再次光临你的餐厅,因为他们相信你会为他们提供合适的菜单。

另一种看待我们在实践中如何平衡受众需求和新闻使命的方式,是参考 Schibsted 媒体集团如何处理个人化设定:主页高度个人化,大多数位置透过显示跟个人用户相关的故事来优化参与度。但 Schibsted 的目标是 “在每个人都必知新闻和特定用户特别感兴趣的新闻之间取得平衡”,因此,他们专诚为能 “帮助推动 Schibsted 新闻使命的故事,不论其表现” 预留了置顶空间发布。

从聆听到双向对话

一旦我们意识到聆听受众的重要性,我们就必须进入下一个层次:不要只是聆听,也要跟他们展开对话。

很多时候,当新闻机构进行聆听时,信息流向一个方向后就停止了。我们向人们征求想法和意见,掌握有关内容或项目所需的受众见解,我们会自以为有在倾听。但如果对话就此结束,而我们亦没有告知受众我们将如何处理他们慷慨提供的信息,那麽这对建立信任和责任感就没有多大帮助。

真正的聆听和对话意味着对你在聆听过程中所作的选择保持透明。意即: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接受总会有受众成员比你更熟知更多某特定话题——而你可以向他们寻求帮助;保持开放,展现新闻工作是如何进行的,甚至分享你每天所作的艰难选择,而不是仅仅向人们提供最终成品,并期望他们自动信任你。

一同去理解变幻的世界

让我们更进一步:我认为,修復我们跟服务对象之间的关係,需要我们停止将我们(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和他们(受众)视为两个不同的群体。新闻业可能对我们来说是一份工作,但对他们来说却不是;但新闻业旨在透过提供内容来帮助我们理解世界,这是我们所有人都在参与的协作努力。

除此之外,我们常常忘记,从事新闻工作的每个人也是别人的受众。由于我们日復一日地沉浸在新闻业中,我们对新闻的消费可能不具有代表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需考虑我们作为读者和用户的见解如何能帮助我们的工作。

有些新闻机构非常了解这一点,甚至将此作为编辑策略的一部分:比如《意大利邮报》(Il Post,成立于 2010 年)的读者曾多次听到编辑团队分享,他们决定撰写哪些不太具新闻性的故事的标准之一很简单:如果新闻机构里有人对某故事感到好奇或充满热情,那麽他们的读者也可能会觉得它很有趣。《意大利邮报》没有付费牆,并在 2019 年启动了会员计划:在 2023 年底,团队的 75% 的收入来自会员订阅。这编辑策略似乎很有效。(利申:我是他们的会员,也是他们的忠实粉丝。)

但回到受众的角度:让我们注意自己的语言。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在各种业界会议以及社交媒体上,我开始关注我们如何谈论我们的新闻报道的服务对象,我发现自己感觉很不舒服,甚至有点……畏缩。

我们将受众贬为眼球、信用卡、数字,很少人是他们遇到的问题和需要。但我们的使命本来就是去帮助和满足他们的问题和需要。我们对网页浏览量和参与度的执着——本质上虽然是合理的,但在实践中却并非如此——导致我们不再将受众视为真实的人,让我们更难中找到乐观和动力去相信我们的使命。

我并不是想将这说成是灵丹妙药——剧透:这种万能解方从不存在——但我坚信,为了对抗这种非人性化的趋势,我们必须更频繁地做一件事:在现实生活中看到我们的受众,并展开互动。

好消息是,这已在发生了。很多新闻品牌都会举办活动现场讲座集思会其他活动来跟他们的受众面对面交流。我们必须加倍努力,更频繁地这样做,并将其作为我们活动的核心内容,而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2025 年,人们渴望联繫、关係、社群和对话。他们想要感受到某些事物的一部分。我们有什麽更好的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

专注于我们的真正目的

在列出一长串 “我们须作之事” 和 “我们必须改变之事” 的清单之后,我觉得是时候承认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了:改变很难。从事新闻工作往往……至少,可以说着实不容易。

正因为如此,我相信我们应像一位 “新闻炼金术士” 朋友所说,继续建立空间和支持不同群体,让我们能“在这斗争中不再感到孤单”。致力于改变新闻业并重新定义跟受众的关係需要严肃而艰难的对话,但我们可以设计令人快乐的过程来引导我们完成这些对话。我们可以富乐趣的方式,在重塑未来的过程中继续为大家带来希望,无论是在我们的团队中,还是透过我们所创造的产品和体验。

我还希望我们大家都能接受 Candice Fortman 几周前在 LinkedIn 上发表的一篇帖文所说:“拯救新闻业从来都不是我们的工作。” 我们必须摆脱拯救整个行业的压力,满怀希望和积极的态度去经历变化,才能健康而成功地克服困境,继续前进。需要我们付出努力和想法的并不是新闻业本身,而是我们关心的公众,也是我们想要支援和壮大的社群。如果有一天我们醒来,发现新闻业不再是帮助他们的最好方式,那就只能如此矣。

因此,让我们停止保护那些不再运作、其存在唯一目的就是确保自身生存的过时做法。让我们尽我们所能,帮助我们的组织更能以我们的愿景运作,以服务我们的使命;同时也容许自己停止为那些不想改变的组织工作。让我们互相鼓励,意识到何时该放手。

我相信新闻业能够而且将会变得更好。我相信 2025 年真正可以成为我们重新定义与受众的关係以及我们在社会中的角色的一年。如果我们继续以热情和关怀相互支持,我们就能真正发挥作用,并吸引更多的人与我们携手并进。因为我们都需要参与其中。我们所需要的改变是系统性的,它是我们所有人的共业,而不仅仅是少数以 “创新”、“产品” 或 “领导” 为职称的人的事业。所以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吧;还有工作未完成呢。

“新闻炼金术师” 的下一步是什麽

我透过成立 “新闻炼金术师” 所开展的工作,并没有随着奈特学人计划的完成而结束。在 2025 年,我计划继续专注以下的工作:

  1. 为希望以优化机构使命和价值定位来寻找可持续发展新路径的新闻机构提供顾问服务,以便他们能为所服务的社群提供更实在的价值。
  2. 继续透过 “新闻炼金术师” 社群,促进关于以人为中心的新闻业的重要对话;我们的社群已准备好从 15 位创始成员发展成为一个更大、来自整个信息生态系统的思想家和实践者群体。
  3. 撰写一份每周电子简讯,列出我读过的七件让我思考并给予我希望的事情:有关新闻业变革的内容,以及有关受众、社群和可持续性的内容。 (我在 LinkedIn 上已作了一些前期准备,以待正式发布。)

这些都是待成形的进行中工作。但如果你有兴趣收到此电子通讯,并随时了解其他 “新闻炼金术师” 活动,你可以填写这表格,留下你的电邮地址。


图片来源:Pablo García Saldaña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