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信息以混淆真假信息的手段来达致欺骗政府或影响公众舆论的目的,其起源可追溯至苏联时期;但发放虚假信息已不再是政府情报机构的专利。
今天,虚假信息已经演变成有供有求的市场活动,涉及服务外包、受薪工作人员、可耻的言论与假读者用户的买卖。这个新兴行业正席捲全球各地,当中有些是出于政治动机的私人企业持份者,有些出于利益考量,又有些是同时追求两者。
有公关公司在法国和德国招募了不少社交媒体网红来散播谎言;有政客招聘工作人员在洪都拉斯创建 Facebook 假帐户;肯尼亚 Twitter 网红在宣传政治标籤而获得的酬劳,比很多人在一天赚到的工资多出 15 倍以上。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就追踪了 81 个国家的政府资助虚假信息散播,以及 48 个国家的私人企业贊助虚假信息散播。
韩国一直是网上虚假信息的重要战场。在 2016 年,西方社会开始对虚假信息表示担忧,这是 2016 年美国总统大选和英国脱欧相关的虚假信息所引发的。但在韩国,媒体早在 2008 年已首次报导了正式的虚假信息工程。作为分析数码受众的研究员,我发现韩国长达 13 年的虚假信息活动,呈现了技术、经济和文化如何在相互作用,从而推动了虚假信息产业的运作。
最重要的是,韩国的经验值得美国和其他国家借鑑。 虚假信息的终极影响力,更大程度体现于特定社会中更容易影响民众的想法和记忆,以及它如何能轻易助长谎言传播,而非那些有份散播虚假信息的人或是他们使用的技术。
[延伸阅读:在尼日利亚,事实核查与社交媒体正在联合行动打击网络虚假信息]
为政商权贵利益服务
韩国虚假信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当地的国家情报局 (National Intelligence Service, NIS),它相当于美国中央情报局。NIS 于 2010 年组建了团队,专门透过攻击其敌对政治候选人来干预国内选举。
NIS 僱用了 70 多名全职员工,负责管理所谓 “手偶” 的虚假帐户,并在民间招募了一批意识型态及经济利益亲和的兼职人员,组成一个名为 Team Alpha 的小组。到了 2012 年,整个工程的运作规模已发展到 3,500 名兼职人员的编制。
此后,企业也开始涉足虚假信息的生产和散播。例如在 2016 年至 2018 年间,一间鲜为人知、由一位有影响力的博客作者所领导的出版公司,就捲入了一宗备受瞩目的舆论操纵丑闻。该公司的客户,正是现任总统文在寅的政治副手。
NIS 的虚假信息工程旨在于幕后为政府操弄民意,与之相比,部份企业权贵的手段则更像变色龙,为了追求商业利益,可以随时改变意识型态和议题立场。后者的虚假信息工程透过巧妙地利用机器人来增加虚假受众参与——包括 YouTube 上的网红和外包的廉价人手——达致更高的成本效益。
煽动人心的修辞技俩
在韩国,冷战修辞的操弄尤其显着见于所有类型的虚假信息工程。这些操作通常将朝鲜的冲突和针对共产主义的斗争描绘成韩国公共论述的中心;但事实上,这跟全国的民意调查所呈现的民意很不同。例如,即使朝鲜的核威胁在 2017 年达到顶峰,也只有不到一成的受访者选择朝鲜的武力威胁作为他们的首要关注议题,但选择经济政策的受访者却超过 45%。
在所有类型的传播者和技巧中,韩国的政治虚假信息放大了以反共产主义为核心的民族主义情绪,并贬损该国对朝鲜的温和外交进路。正如我在 2013 年针对韩国社交媒体造谣的研究指出,即使在正式运作的虚假宣传工程结束后,社交媒体上的虚假言论仍在继续,说明这些议题有多麽强大的影响力。到了今天,我和我的研究团队仍继续看到这些主题的延伸信息。
[订阅 IJNet 每周新闻通信,紧贴专为记者而设的机会和实用信息]
虚假信息产业带来的威胁
今天的数码媒体行业的三大支柱,同时在推动着虚假信息产业的发展:即 “注意力经济”、演算法和运算技术,以及参与式文化。在网络媒体中,受众关注是最重要的流通价值;页面浏览量、赞好数字、分享和评论等指标将这受众关注加以量化,并转化为经济和社会资本。
在理想的情况下,这些指标应该是网络用户自发和自愿参与的产物。然而,虚假信息操作一般透过使用机器人、僱用网红、支付劳动外包费用、和开发运算技术来操纵媒体平台的演算法,以人为地生产这些指标的量值。
虚假信息产业的扩张之所以令人担忧,是因为它扭曲了研究人员、媒体和公众对舆论的认知和观感。回顾历史,民主国家依赖民意调查来了解民情;儘管这方法有其局限之处,但由盖洛普和皮尤研究中心等可信组织进行的全国性民意调查均遵循严格的方法学标准,尽力呈现具代表性的民意分佈情况。
目前,社交媒体上的公共论述已成为评估公众舆论的另类方式;网络受众和网络流量分析工具可广泛用于衡量网上讨论的趋势。然而,当虚假信息的生产及散播黑手在网上发布信息并错误地放大相关民意的指标值时,人们就可能会被误导。
与此同时,韩国的反共民族主义言论的持续存在恰恰表明,虚假信息生产者的选择甚麽修辞去操弄并非随机决定。为了适时应对虚假信息产业所带来的影响,政府、媒体和公众不仅需要了解 “谁 [在操弄民意] ” 和 “如何 [操弄]”,还要了解 “什麽 [具影响力的修辞技俩]”——即一个社会最具有争议的意识型态和集体记忆;它们是虚假信息市场中最有流通价值的资本。
K. Hazel Kwon 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新闻和网络受众的副教授。
本文按知识共享许可,转载自 The Conversation。按此阅读原文。
图片来源:Ethan Brooke from 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