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信息混乱的时代,以模仿可信的外国报道而製作的假新闻开始在印度日增。
例如在 2020 年,欧盟的 DisinfoLab 的报告《印度编年史》揭露了 “针对国际机构并为印度利益服务的大规模行动”,其中涉及 “假记者” 和大约 750 家以 “波士顿之星”、“香港先驱报” 和 “多伦多电讯报” 为名的 “国际媒体”。
这些乍听假可乱真的名字,让毫无戒心的读者相信它们是真正的新闻媒体。全球虚假信息指数的联合创办人 Daniel Rogers 说:“真正的挑战是如何应对那些掺和谎言与真实,鱼目混珠製造误导和有害的叙述,以及随之而来的更普遍的反面论述。”
假国际新闻报导已进入了印度已经竞争激烈的虚假信息生态系统;就在去年,路透社研究所的数码新闻报告指出,随着越来越多人转往到社交媒体获取新闻,该国 “错误信息和仇恨言论存在严重问题”。
执政的印度人民党的信息技术小组更是以传播虚假信息而闻名。例如在去年,执政党的各部长和成员在一个版面外观跟《卫报》相似的网站上分享了一篇充斥错误信息的吹捧文章,该文赞扬了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在大流行病方面所做的努力。
在其他例子中,《纽约时报》不得不澄清一篇赞扬印度总理的外交政策的帖文是假的;去年 5 月,一份名为《今日澳大利亚》的出版物针对性地攻击批评政府应对疫情手法的记者,另一份名为《英国先驱报》的网站则称,莫迪在一项全球民意调查中赢得了世界上最 “强大” 的领导人之称号。在《时代》杂志上,北方邦的邦政府发布了一篇看似是报道其成功往绩的广告,印度官员和媒体由此声称《时代》曾称许该邦首席部长 Yogi Adityanath。
全球状况
印度的情况也反映了全球的趋势:在 2016 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这一类 “版面设计看极我们已知品牌” 的误导性内容,是新闻界中广泛流传的六类错误信息之一;四年后的 2020 年美国大选中,俗称为 “粉红史莱姆”(pink slime)的自动化、低成本的本地新闻内容更是大为涌现。
上述列子不胜枚举:2020 年,CNN 菲律宾分站揭露了一个冒名假帐户的 Twitter 推文,该推文错误地引述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Rodrigo Duterte)的发言;去年,AfricaCheck 发现了一个冒充《纽约时报》报导肯尼亚的建桥倡议的假报道;而在巴西,卢帕通讯社(Agencia Lupa)则拆穿了一篇赞扬总统博尔索纳罗 (Jair Bolsonaro) 的文章,该文章假扮成《华盛顿邮报》的头版报导。
假全球报道如何成功假可乱真?
印度的假全球新闻报道在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尤其是 WhatsApp。Newslaundry 的执行主编 Manisha Pande 说:“此类新闻报道的目标对象,是那些从 WhatsApp 或其他社交媒体平台接受大部份时事新闻和信息的人——这不是那些精明的新闻读者。” 在选举期间,社交媒体上的错误信息也往往出现激增。
BOOM 的执行主编 Jency Jacob 说:“[假全球新闻报道] 试图将莫迪展示为一位政治家,而这种虚假的报道摘要,有助于政治信息科技部门进行宣传。对他们的支持者来说,这些假报摘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大多数人难分真假。他们对政治领导或政党的盲目信任,导致他们毫无怀疑地将这类帖文信以为真。” 他补充,莫迪的支持者很重视全球媒体的正面报道。
Jacob 进一步指出了在 WhatsApp 等加密平台上辨识错误信息来源的挑战。“很多分享此类内容的社交媒体页面无法直接追踪到任何政党身上,因此当被揭穿散播虚假信息,他们也可以推卸责任。”
印度政府对国际媒体的负面报道的回应
事实上,具公信力的全球新闻报导一直在批评印度在一系列议题上的政策往绩,包括人权、数码权利、取消克什米尔地区的自治权,以及一再侵害民主权利和疫情管理等。在 2019 年印度大选前夕,《时代》杂誌的头版报导道将莫迪称为 “分裂印度的总推手”。
国际媒体对印度应对疫情的相关报导尤其激怒了当地政府。外交部长 S Jaishankar 告诉外交官要反击这类 “片面” 的国际媒体报导,而印度大使馆也对此作出回应。
《印度教徒报》的外交编辑、前 CNN 国际记者 Suhasini Haidar 解释说,负面报导 “削弱了印度在海外的声誉,美国、英国和欧洲的议会都有就此讨论这些议题,包括印度的人权状况。” 她说,这促使了印度政府在克什米尔等地区对外国记者施加限制。
打击虚假与失实信息的当地资源
目前,针对印度语的事实核查已在积极拓展,例如这项由电脑科学研究人员发起的计划;印度也有事实核查人员和新闻编辑室联手透过一个叫 Ekta 的倡议展开合作。
而与此同时,BOOM 和 Alt News 等组织也为读者提供了提交待验证内容的途径。
图片来源:Hardik Joshi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