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fj 的一个项目

时代浪尖下的新世代:报道美国校园反战运动的学生记者

作者 Jordyn Habib
Jul 28, 2024 发表在 危机报导
People in a crowd flying Palestinian flags

今年四月,美国全国各地大学爆发抗议活动,大批学生要求加萨停火、捍卫校园的亲巴勒斯坦声音、以至针对以色列的撤资行动等等。

外界将这场始于哥伦比亚大学校园的全国示威活动,跟 1960 年代的反越战示威浪潮相提并论,因为两者的热情、目标和组织策略相似。这场抗议运动的两极化,再加上大学的反应(包括调配警察动用武力强行拆除学生扎营等),令示威活动成为了全国新闻焦点。

在这场抗议浪潮中,仍在摸索报道技巧的学生记者们在记录运动及其后果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笔者邀得来自两间经历了大规模抗议运动的大学的学生记者接受访谈,深入了解他们的报道,以及这场运动如何影响到他们的学术和事业目标。

报道他们的同行者

当记者跟报道对象关係密切时,中肯的报道可能会很困难。报道校园抗议运动的学生记者经常遇到这种情况。

美国大学大三学生、学生报纸《The Eagle》的新闻总编辑 Tyler Davis 表示:“在报道时保持完全客观但同时又说‘我们周一要去上课,届时见’,要找到其中的平衡总是有点困难。”

“既要尽量减少伤害,又要报道真相,这带来了额外的压力,” Davis 续说。“我不想暴露任何人(抗议活动成员)的身份,然后将他们置于危险之中,或导致他们被学校解除学籍。我也想尽可能准确地描述故事和正在发生的事情。”

对学生记者来说,这有时是一条很难走的路。 2023 年 11 月,《The Eagle》刊出了一名参与演讲的学生的姓名,该学生在未有事先与他们沟通的情况下试图隐藏自己的身份。该报团队随后更新了其伦理守则,以确保记者在刊出姓名之前,跟任何希望保持匿名的学生进行事前沟通。

学生记者跟抗议者的近距离接触,以及对校园文化的了解,也带来了好处。跟主要新闻媒体的报道相比,他们的报道能提供更多学生对抗议活动的深入了解。

主流新闻媒体留意到了这个独特的位置:《国家》周刊形容学生记者 “最有能力”报道抗议活动,能提供主流媒体对校园内的亲巴勒斯坦团体的报道中未有提及的新视角和见解。

“NBC 可以随时开车进来,但我就住在这里。这些人我全都认识,而且每天都会见到他们。所以 [报道] 只会加强这些联繫,” Davis 说。“我认为,如果 [学生抗议者] 要跟任何人交谈,他们是会首先与学生记者交谈。”

有限的资源和经验

在报道抗议运动期间,学生记者们一般面对缺乏资源和时间的困难。尤其是示威浪潮是在春季学期的最后几周、临近年终考试时爆发的。学生记者经常只来往于图书馆及全天候报道校园扎营之间。

波士顿东北大学大二学生 Zoe MacDiarmid 是该校学生报《亨廷顿新闻》(The Huntington News) 的受薪作者。她分享了她在同一星期一边应付期末考试一边报道抗议活动的经历:“我特意去了一栋大楼 [去学习],那幢大楼俯瞰百年纪念广场(Centennial Quad)的 [学生抗议营地]。我看着窗外,看着它,我真的感觉到有一种引力让我继续往外面跑。”

Davis 在华盛顿特区美利坚大学的报道经验有着类似的挑战。他忆述,当时抗议者跟其他学校的学生一起在距离公共交通约 40 分钟路程的乔治华盛顿大学集会:“我们要么一起拼车,要么人们以优步叫车,然后一直待到凌晨三点、四点或五点,这绝对是很大的负担,尤其是在期末考试期间。”

除了后勤问题之外,学生记者还在掌握报道技巧的细节。很多人跟 MacDiarmid 一样,甚至没有在学校修读新闻学课程(她正主修生物学)。

“我确实感到相当缺乏准备。但这就是学生记者的本质。你应该边做边学,从实践中学习。我认为我们因此做得更好,” MacDiarmid 说。

展望未来的新闻事业

对这些学生记者来说,报道抗议活动的经验,彻底模塑了他们对今后继续从事新闻业的想法。

MacDiarmid 表示,虽然她并没有打算在日后投身新闻业,但报道校园里的学生运动,促使她更兴极参与学生新闻工作。“体验过这样的实地报道,令我继续当学生记者并不断追求进步的愿望更加坚定,” 她说。

Davis 则将他们跟报道团队分享的时刻描述为 “人们会拍成电影的新闻工作”,这些时刻也让他们一窥新闻业的事业前景。“由于我正在经历寻常的大二、大三生活,[我当时正考虑] 也许该改变我的主修科,” Davis 说。

但报道校园抗议活动改变了他们的想法。他们说:“这确实让我坚定地确知我余生中每一天都想做的事情。”


图片来源:Nikolas Gannon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