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前言:温家宝总理于7月28日抵达“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现场,并在现场举行中外记者会。现场温总理总共回答了来自新华社、CNN、路透社、香港商业电台、中央电视台、日本共同社以及温州日报的七个问题。其中某个问题引来许多记者及大众的质疑。那么,在面对政府首脑时,究竟怎样的问题才是好(坏)问题?
每当总统出现在新闻发布会上的时候,总会出现一些“专业”但是糟糕的问题。例如,"总统先生,我想问一下您对如今经济形势的看法。第一个季度的经济增长比预想的要差,很多人在担忧通货膨胀和低消费率的到来。您觉得这样经济现状只是小挫折还是足以影响您政策走向的大问题?”。
这是非常无效的提问方式,我的梦想是,有一天记者们会站起身,提出普通人会提的问题,比如:“总统先生,加拿大的进口药物既安全又经济,它能帮我们节省百分之40到60的医药开销,你为什么要封锁对这些药物的进口?”(这个问题由密苏里州的普通选民在布什和克里进行的总统竞选辩论上提出)
由专业记者提出的问题常常弄巧成拙,这些糟糕的问题通常具有三个特征。这些特征由加拿大记者、采访专家以及ESPN现任采访指导John Sawatsky归纳:
1.非黑即白的问题
这种“是或者否”的问题问出去只能得到十分简短的答案。这样的问题虽然对证实事实很有作用,但如果你希望获得的是较为详细的答案,这种问题就没用了。这类问题听起来很是犀利,但其实却很容易被受访者利用,受访者可以趁机把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都一气答出。对于听众来说,这样的问题也容易让人感觉充满假设与偏见。
2. 多重问题
有些记者会在一次提问机会中问多个问题,虽然很节省时间,但是其实并不是很奏效,因为这种情况下被采访者就能选择性回答。
3. 用问题包装结论
有些记者觉得把一段陈述后面加一个问号就成了问题了,可是这样根本难以获得有效的回答。这样的问题不仅让很多采访变得毫无意义,它更浪费了让大众听到他们想听到的答案的机会。
最后我想就怎样才能问出有效的问题提出些建议,只要走三步,问好问题不一定那么难:
准备:如果记者准备问题的时间和总统及他的团队准备答案的时间一样长,那么他们提出的问题一定会有效很多。
坚持:如果记者能坚持问他们认真准备好的问题,不为现场气氛、受访者气场等多种因素影响,那么被采访人就很难回避他们不想回答的问题了。
勇气:如果记者有勇气去问真正针锋相对的问题,如果他们敢于追问事件最重要的因素,如果他们敢于问脑中所想、心中所念,那我们就不愁采访水平下降了。
注:温家宝在温州动车事故现场举行记者会实录可详见腾讯网
此文原文发表于IJNet合作伙伴波恩特学院,原作于2005年5月,修改于2011年5月。国际记者网经授权翻译并转载此文。
美国波恩特学院(Poynter Institute)的网站,这家学院拥长达35年支持新闻和民主发展的历史。波恩特学院为全世界的媒体从业人员提供各种在线课程,演讲等培训内容。
此文由国际记者网中文站实习生刘项(Jack Liu)翻译,马金馨(Yolanda Ma)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