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fj 的一个项目

记者们报道新冠肺炎疫情的10条贴士

Mar 5, 2020 发表在 COVID-19 报导
2019 novel coronavirus

清晰负责地向大众传输可靠信息是记者的责任。在一次全球健康危机之中,诸如我们正面对的新冠肺炎疫情,这个角色就会变得尤其关键。

“在类似的故事中有那么多的‘迷雾’,尝试拨开迷雾得出实质使你的责任,”身处深圳的自由记者Michael Standaert说,他为彭博社、卫报以及半岛电视台等机构撰稿。Standaert自从去年12月疫情爆发之后就一直在中国报道。

尤其在危机期间,记者们在知会公众和激发恐惧之间需要寻求艰难的平衡。“你想要避免哄骗人们盲目自大”,哥伦比亚大学流行病学教授Stephen Morse说。但是,你同样不想炒作产生不必要的恐惧或者恐慌。

在中国,这个任务在面对政府审查时显得尤其具有挑战性。Standaert发现要使得信源愿意实名接受采访尤其困难,因为中国公民害怕政府警告或者训诫。“普通人没有地方政府官员首肯就不敢说话真是令人疯狂”,他说。

(1) 了解当地的情绪 — 这会进入你的作品之中

如同全球危机一样,有很多信息流传,不是所有都是好的。互联网信息增殖可能误导受众,比如一张男人倒毙武汉街头、被医护人员环绕的图片。被《卫报》戏称“捕捉到了武汉病毒危机的图片” — 但事实上没有证据证明这个人死于病毒。

关于危机的视觉报道很珍贵,但它需要被负责任地进行。记者们需要确保图片精准展现情况。耸动的图片,会传递不准确的情况并扩散恐惧。“武汉的照片在记录和存档方面非常重要。由于中国存在普遍的信息不信任,人们真的需要看到实情并且相信它,”驻点在北京的自由记者和摄影师Betsy Joles说。

[Read more: Tips to remedy health misinformation]

(2) 聚焦于报道,而非分析

观点和分析有它们的作用,但是现在还太早,看不到大规模衍生结果,Joles说。“这个阶段我尝试避免说教,因为还有很多报道要做。”

不要重蹈《华尔街日报》覆辙,发表一篇将中国标签为“真正的亚洲病夫” — 这被广泛批评为种族主义 — 并臆想中国的经济下滑归因于病毒。现在了解长期经济影响还为时尚早。

(3) 注意你的标题

这个建议是对于所有编辑说的:不要用标题误导你的读者。拥有大量信息,社交网络十分快速,很多人仅仅从标题获取信息,别为了点击量牺牲事实。

(4) 记得:不是所有数据都准确

记者们依赖于数字,数据是报道的关键一部分。然而,Dr. Morse警告数据并不总是可靠。

“当你看一场疾病爆发的数据,他们可能不准确,”他说。“起初时尤其不准确”。

 

[Read more: Guidelines for determining when a medical study is newsworthy — and true]

(5) 与尽可能多的人交谈

病毒影响跨越国境、城市和社会阶层。那些在中国受到影响的人和在新加坡不同,也和在意大利不同。即使在同一个国家或者城市,也有很多的区别。

“在封城之下,人们也不都是生病或者濒死。有人仅仅是太闷了,”Joles说。 

(6) 避免种族主义

全球大爆发有着传播种族主义和排外主义的历史传统,新冠肺炎 — 现在已是大爆发 — 也不例外。就在这一周,一名华裔新加坡人报案在伦敦被袭击,他的袭击者告诉他,他们不想要“他的冠状病毒”。

遍布全美的中国城,包括旧金山洛杉矶纽约也都损失了生意。

(7) 考虑你采访专家的方法

你可能是很棒的作者,但是如果找不到好的信源你的作品会受影响。认真对于你需要的专家和他们的观点做做功课。

“问题不仅仅是找到一名好的专家,”Morse说,“找到谁能够远离偏见 — 或者申明偏见 — 因为我们都有偏见”。

 

(8) 不要忽略不那么有兴奋点的故事

诸如新冠肺炎这样的全球性故事能够催生硬性报道、深度调查等等。然而,不是所有你写作的报道都值得一座普利策。比如你可能需要写一页关于洗手的故事 — 但那没问题。

(9) 设好你的底限

编辑可能会更频繁地要求你交稿。有时需要说不 — 为你自己,也为你的工作。拿出24小时离开电脑,再回来的时候能帮你心理上做足准备。

(10) 当事情结束,坚持你的故事

最终当事情结束,并不意味着你的工作也结束了。“一场大流行之后仍有很多事情发生”,Yasmin博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