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fj 的一个项目

深入地下产业链,追查报导电子垃圾走私

作者 陈润南
Dec 13, 2021 发表在 调查性新闻
e-waste

电子产品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垃圾源。专家估计,本年全世界将弃置达 5740 万公吨的电子垃圾,重量超过万里长城;过往,全球电子垃圾约七成出口弃置到中国,不少经由香港再走私到大陆其他城市。虽然中国有明文订立回收目标和以补贴鼓励生产商回收,但由于针对的电子垃圾类别缺乏全面,难阻地下产业的发展,因不当弃置而衍生的汙染问题相当严重。今年六月,世界卫生组织 (WHO) 一份研究就警告,电子垃圾大规模倾倒至发展中国家的现象,正威胁全球 1800 万名儿童的健康。

在2016年,我与美国环保组织 Basel Action Network (BAN) 合作调查,依靠他们安装在美国电子垃圾的追踪器,调查它们在香港城郊落脚地点,揭发背后的电子垃圾产业链及严重汙染问题。这多媒体报导专题赢得多个本地及地区性的新闻奖项,包括亚洲出版业协会的「卓越环境报道奖」金奖及「卓越视频报道奖」金奖。这是我从事新闻业的第一次跨国合作报导。

跨国合作追踪电子垃圾汙染

Basel Action Network 将追踪器安装在 200 件电子垃圾内,之后交给当地回收商,再定时收集电子垃圾的位置,最终有 51 件电子垃圾的讯号在香港出现。身处香港的我们再接手调查它们所身处的回收场。透过高空拍摄和扮卖电子垃圾暗访买家,我们了解到电子垃圾的营运模式,包括在港的拆解过程、卖价、裡面工作的劳工工作情况。

而利用当时香港政府的商业查册系统,我们透过公司名称得到公司註册文件,再确定负责人来自中国。而香港的土地查册系统,亦令我们得知工场所在地的资料,包括地主身份以及过往是否曾涉及违反城市规划条例。最后,我们再跟本地学者合作,化验回收场附近的汙染情况。

有鑑于在城郊的回收场与香港居民的生活并不接近,难以引起他们关注。我们稍为将焦点,同时放在城市土地运用和中港问题,这在欠缺住屋用地和面对中国政经融合压力的香港,往往可以吸引更大关注。

事实上,电子垃圾走私在 2016 年前,并不算是一个新题目。在香港,部份传媒和环保人士口耳相传在香港的城郊,一些有铁板高牆包围的神秘工场,一直在经营洋电子垃圾拆解的生意。然而,有心的记者一直欠缺证据证明那些电脑零件来自外国,亦对整个产业链了解不深,因此一直报道有限。

另一方面,国际上,BAN 其实多年前已发现香港在全球电子垃圾走私产业链有重要角色,亦曾经与国际媒体如 CNN 合作报道,但议题在本地却未受香港公众熟悉。

成功邀请跨国合作伙伴的关键

在初次接触的 BAN 创办人及执行总监 Jim Puckett 时,其实我还是个初出茅庐仅数年的记者,而当时我所任职的媒体刚开业数月,连香港读者之间也所知甚少;相反,他持续跟进全球废物问题数十年,合作对象往往是全球知名媒体。因此,最初在说服 Puckett 跟我们合作时,我除了要展露诚意和对议题的了解,更重要我相信是要向他分析合作双方的优势及限制,以及如何能透过国际合作互补彼此的长处。

我们的合作正正发挥了互补协同作用,令议题得以突破并在香港发酵,继而令港府不得不回应和处理。

我个人亦观察到,香港记者在国际合作方面有不少先天优势:首先香港的记者大部份都掌握基本广东话、英语、普通话;香港的新闻行业累积了优良传统,作风与世界更为接轨。另外,香港作为中国的南大门,在例如金融、科技、中台海峡、货运等问题,香港都有其独特角色尚待发掘。

《国安法》的落实,或对媒体间的国际合作范畴带来隐忧;目前难料未来香港记者会否因涉及国际合作而面对风险。然而,我对香港的媒体报导的潜力仍然并不悲观。一来是我相信部份议题的政治敏感度会较低;二是香港记者始终有国际优势。在其他威权統治的地區都有不少勇敢的记者坚持,尝试各类型的国际合作,我相信香港的记者可以借鑑这些经验,并努力找到空间尝试、实践。


图片来源:Hafidh Satyanto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