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战地的声音:闾丘露薇访谈录

por 朱思颖
Oct 30, 2018 em 新闻基础

10月19号晚,由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国际记者网主办,凤凰博报协办,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承办的“来自战地的声音——闾丘露薇讲座”在传媒大学成功结束。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带着自己的新书《利比亚战地日记》来到传媒大学,采用互动的形式,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在讲座开始之前,国际记者网对闾丘露薇进行了近三小时的专访,分享了闾丘关于利比亚局势、新闻采写、新闻教育等相关问题的个人看法。

“做新闻并不一定要念新闻系”

IJNET:作为一个高中生,为什么在读大学的时候选择了哲学专业?

闾丘露薇(以下简称闾丘):这跟年代有关系,80年代是一个思维比较活跃的年代,谈论哲学,谈论人生的意义,世界的意义,这在当时是非常时髦的,在中学都是这样。我的很多同学都选择了文史哲这类专业,甚至不愿意被调到其他专业去。80年代的感觉与现在不同,社会公共气氛,言论气氛都不一样。那时候我们非常注重做人的定位以及精神追求,那时候社会非常多元。而现在,社会的价值观与当时有所不同,成功的标准也变了,人们更加关注自己切身的利益,这是一个大环境的关系吧。

IJNET:本科哲学的学习,为什么后来选择了新闻?

闾丘:我从小就非常想做记者,小时候作文里的理想就是当记者,觉得报道的力量非常强大。我大学的时候没有选新闻系,不是我不想当记者了,是因为我看了那些课程设置,真的没什么兴趣,很难想象读那些课程会帮我成为一名记者。大学我是想要学习一种一生的习惯,怎么来学习。所以我对人文更加有兴趣。在我看来,做新闻并不需要读新闻系,它需要非常多其他比如文史哲甚至理工类知识的支撑。现在学新闻的人越来越多,就业市场却很不够,而且现在新闻单位找新闻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少,他们更愿意招有其他专业背景的学生。所以现在新闻系的学生如果不能转专业,至少应该多看一些书,多听一些其他专业的课程。

IJNET:报纸等平面媒体与电视媒体在报道上有区别吗?各有怎样的优劣势?

闾丘:我认为报纸的功力要高于电视,与文字相比,视频与声音都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首先,有些镜头电视拍不到,或者无法用镜头来表现,有些反应情感的细节就很难展现,这便会影响到对事实的判断;其次,电视高度依赖于被访者在镜头之前的表现,容易让人呈现出戒备或者表演的状态,而文字能够让人更加放松。最后,由于篇幅的关系,电视声画上要抓重点,时间有限往往会出现“断章取义”的现象,会抓那些最吸引人眼球的片段,影响人们对新闻事实的认知。我觉得过去写文字,写专栏对我做电视会有帮助,但做电视反过来对文字的帮助就比较小。

IJNET:现在的新闻从业人员当中,有一些人怀抱这“纪实梦”,有一些人则怀抱着“新闻梦”,您如何看待这两者?

闾丘:记录的做法与新闻的做法是不同的。记录并不是平衡的,每个被记录的人可能会利用这个机会来讲述对他有利的东西,也容易使记者成为一个简单的“传声筒”。我认为,看到的事实并不等于真想,而新闻要做的是找到真相,你要去找他隐瞒了什么,我们需要核实,需要去知道背后的逻辑。所以,对于一个记者的要求比对做一个单纯的记录者的要求要高很多。很多领域,如果单纯的记录是不够的,比如财经啊,时政领域等,需要你有相关的知识积累,而不是简单的记录就可以的。

“在镜头前,我便有责任”

IJNET:在前线怎样拥有自己的准确判断?

闾丘:首先应该对整个大环境有一个分析和了解,理清脉络,建立逻辑体系,还应该准备丰富的背景资料。除此之外,后方应该源源不断地把最新的事件信息传送给前线的记者,以免前线记者因为信息不畅不能够了解最新的事件进展。

IJNET:您在战地前线会哭吗?作为一名战地记者,您似乎不愿意别人过分称赞您的勇敢?

闾丘:作为记者,在镜头前有自己的责任,我不在镜头前哭,因为我认为个人情绪的控制也是一种负责。在前线的记者不能英雄主义,公器私用,应该让受众注意到新闻本身,而非记者本身的魅力以及所处的危险,分清楚拍摄的目的是让观众知道这里的消息,还是让观众知道我很辛苦。记者在现场就是为了获得一手的真实判断,揭穿一些谎言,再核实一些谣言。真相是很大的,记者在前线应该是关注到活生生的人,尝试站在他们的角度来理解,如果你可以在报道中用他们的角度来向受众解释他们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这样受众才不会被单方面地洗脑,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定需要自己的记者在现场。

IJNET:有些战争当中出现了随军记者,这样的现象也引起了人们的热议,您怎样看待随军记者和独立记者?

闾丘:我一直是以独立记者的身份进行战地报道。随军记者可以获得很多画面,很多很有冲击力的画面,这对于做电视来说是有好处的。但在很多时候,随军记者所获得的信息都已经是经过过滤的了,没有办法去核实去调查,这就使随军记者很容易成为喉舌。而且经过调查,在随军记者当中比较缺少人性的故事,大多是对战局的分析。随军记者不可或缺,但不能光依赖他们。而美国媒体在反省的时候,他们发现70%的报道来自随军记者,这就容易是媒体称为喉舌工具。

IJNET:现在网络发展,各种新媒体形式出现,人们每天都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但为什么人们还是觉得没有得到有用的资讯?

闾丘:虽然现在的资讯越来越多,但你看到的其实是不完整了。我觉得我们处在一个越来越贫乏,越来越不丰富的时代,我们缺乏的是多元的资讯。单方面的资讯只增加了数量,却并没有提高质量,而重复只能让这个世界显得更加狭隘,还会造成一种假象,让我们以为我们真的生活在这样的状况当中,一股脑地相信它,或者完全不相信。80年代没有互联网,但当时我们接受的信息是多元的,让我们觉得世界很宽阔。

想了解更多机会,敬请订阅我们免费的每周快报,关注IJNet中文微博,或参与新浪微群的讨论。